滴滴快的合并,聯手阻截Uber?
2月14日上午10點,滴滴打車、快的打車聯合發布聲明,宣布兩家實現戰略合并。
0
科客點評:打的市場似乎有所降溫,但對此,Uber你怎么看呢?
(圖片來源網絡)
“我們和快的走到了一起,還拉著騰訊和阿里走到一起,一定很多人驚呼,又相信愛情了。”滴滴打車CEO程維昨日給員工發了封內部信。滴滴打車、快的打車傳聞火熱的合并案終于情人節落定。
2月14日上午10點,滴滴打車、快的打車聯合發布聲明,宣布兩家實現戰略合并。滴滴打車CEO程維、快的打車CEO呂傳偉將同時擔任聯合CEO。剛履新滴滴打車總裁的柳青任新公司總裁。
據介紹,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業務繼續平行發展,并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性。合并之后,出租車業務仍舊是整個平臺的基礎,專車是第一個重要的細分需求。整個策略上,依舊會圍繞出行市場,加快新產品的開發和拓展,包括代駕、拼車、公交等。
對于未來即將涉及的人員整合變動,快的打車資深副總裁陶然稱,兩家公司都在各自快速成長,本來就需要大量人才,正好可以去做一些之前一直想做、但因為沒有人和精力去做的事情。合并后平臺會更大,對員工來說無疑是一個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截至目前,兩家均未就股權比例做出正式回復。據悉,春節后兩家才正式召開新聞發布會。
兩大對頭為何會合并
投資界人士指出,滴滴快的合并很大程度上是背后資本驅動。在快的、滴滴經歷過數輪融資后,各方創始團隊持股比例縮水,資本方有了更大的話語權。而資本的目標是奔著套現去的,在兩家競爭難分高下,且持續燒錢補貼的大環境中,合并是不錯的選擇。“資本不希望看到價格補貼等惡性競爭消耗雙方資源,更愿意把錢花在加強用戶體驗上面,從而獲取更多市場份額。”PP租車CEO張丙軍對記者稱。
據了解,快的打車1月15日剛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融資總額達6億美元,由軟銀集團領投,阿里巴巴集團、老虎環球基金參與投資。2014年12月初,滴滴打車宣布獲得新一輪7億美元融資,由淡馬錫、國際投資集團DST、騰訊主導投資。
快的內部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在合并之前,雙方陷入了非理性的消耗戰,導致上市希望渺茫。在合并后,IPO計劃則會提上日程。有媒體報道稱,基于快的打車和滴滴打車最近一輪融資規模,兩者合并后公司的估值可能為60億美元左右。該次合并,是中國互聯網歷史最大的未上市公司的合并案,新的公司亦進入中國互聯網公司前十。
兩家合并會否涉及壟斷
目前快的、滴滴兩家公司市場份額,尚存在數據“打架”的情況。速途研究院報告顯示滴滴打車市場份額接近70%,而易觀國際報告則稱,快的打車的市場占有率為57%。兩家合并會否引發壟斷風險?知名IT與知識產權律師趙占領對記者表示,是否壟斷要看兩家合并之后的經營行為。
根據《反壟斷法》,如果一家公司市場份額超過二分之一,或兩家合并后超過三分之二,會被推定具有市場支配地位。但《反壟斷法》針對的是濫用支配地位,如拒絕交易、限制交易、搭售等行為。“按照《反壟斷法》規定,是否違法,看的不是壟斷狀態是壟斷行為。”趙占領稱。
“城市出行這個市場非常大,不光是目前大家看到的出租車、專車,還有代駕、公交、地鐵等。我們兩家在其中只占到非常小的比例。而且行業參與者也非常多,所以不存在所謂的壟斷。”快的打車資深副總裁陶然則回應表示。
此外,《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明確,針對企業并購案,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20億元人民幣,并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人民幣……經營者應當事先向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
不過,由于快的、滴滴兩家目前的盈利模式還不清晰,且均不對外披露公司業績,能否達到20億元、4億元的申報門檻尚屬未知。
打車還繼續發紅包嗎?
從打車大戰到專車大戰,滴滴、快的不間斷通過微信、支付寶、微博等各自渠道發放打車、專車的代金券。兩家合并了,讓用戶格外掛心的一件事是:你們不打架了,紅包還發嗎?
合并后的新公司總裁柳青表示,未來兩個品牌不會完全整合,但是雙方的用戶數據會并表,財務報表也會合并。柳青表示,盡管兩家合并了,但仍需要大量補貼。滴滴打車投資人紀源資本符績勛則提出,合并能夠減少不必要資源的浪費,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產品創新上。“紅包和補貼也許少了但產品會為用戶帶來更多的價值。”
滴滴專車邢師傅昨天則向記者表示,兩家合并不存在競爭關系后,對專車司機將不會是件好事。一方面,對用戶紅包發放減少,熱情自然下滑會影響到專車司機收入。另一方面,對各自司機的獎勵恐怕也會相應減少。目前,除去每天需上交的180元“份兒錢”(滴滴此前解釋稱其為代收的租車款),司機和滴滴為7:3分成。而在周流水達到3600元以上時,司機師傅才能獲得滴滴公司的相應獎勵——收入3600-4500元,獎勵600元;4500元以上,獎勵900元。邢師傅表示,兩家一合并,對司機的審核也會日益嚴格。現階段滴滴對旗下專車司機已經實行淘汰機制,即每兩周會淘汰一批流水在最后10%的司機。
對于兩家合并的影響,一位同時使用快的、滴滴打車軟件的出租車司機齊先生昨天則對記者表示“無所謂”,他會出于習慣在一定時期內使用一款打車軟件搶單,今后只用一個也無不可。且打車補貼的黃金時期已然過去。
邢師傅、齊先生均表示,在整合變動后,沒有收到快的、滴滴方面發布的針對司機的更新政策。也有細心的消費者發現,差不多一個月時間,滴滴紅包基本上都是一元錢,已經可有可無,就算是取消紅包,也做好了心理準備。
專車市場格局會改變嗎
快的、滴滴合并,對于智能用車市場上的其他競爭者來說,無異于“一記重拳”。易到用車給出的評價頗耐人尋味:“兩個長得特別像的,產品節奏一模一樣的,運營方式也一模一樣的公司,合并了。而易到還是易到,市場上唯一支持用戶選車的專車。”
AA租車在聲明中表示:在打車軟件時代兩家有幸獲得資本青睞,在資本一路扶持下成為“勝者”。然而,打車軟件只是信息撮合平臺,專車卻是專業的出行服務,兩者基因完全不同。
PP租車CEO張丙軍表示,盡管合并后的滴滴快的暫時領先,對競爭對手造成威脅;易到、AA租車等還是會有機會。“在出租車、專車、拼車等服務中,滴滴、快的的市場份額加起來不到10%。總的市場份額沒有被鎖定,其他公司還是有反超的空間。”張丙軍稱,他同時表示,PP租車所在的自駕出行市場屬于中長途出行,受此影響不大。
有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兩大巨頭的合并,提出了一個難以回避的問題:兩家的合并沒有解決合法車源的問題,能否產生1+1>2,仍待觀察。
此前和多地交通管理部門發生摩擦的專車服務,合并后也能以更加統一的態度與政府部門溝通。相關投資者告訴記者,打車軟件合并之后,一個重點工作就是加強和政府監管部門溝通。
隨著快的和滴滴合并,出租車公司面對的壓力會更大。易觀智庫分析師張旭告訴記者,合并后,滴滴和快的兩家在專車市場上會擁有更大的競爭力,如車的數量和對汽車租賃公司的談判能力等。此外,城市交通遠不止出租車、專車等細分市場,當未來更多的城市交通細分市場得到拓展后,合并后的滴滴和快的將攜更強的資源入場,制造更大的鲇魚效應。(新華網)
注: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版權持有者對所轉載文章有異議,請與我們聯系。
越前小貓
沒有永遠的敵人
小忌廉
沒有永遠的敵人
凱伊蘭薩
沒有永遠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