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羅拉回歸,你會為回憶支付3299嗎?
“還好沒放棄,終于等到你。”這是摩托羅拉發布會上大屏幕上的一句打足懷舊感情牌的宣傳語。不過不知道非狂熱粉絲的普通用戶們,會單純為了品牌和懷舊情感付多少錢?
0
科客點評:摩托羅拉中國發布會從遙遠的過去說起,從登月通信說起,從全世界第一支手機說起。越聽越心酸。
“還好沒放棄,終于等到你。”這是摩托羅拉發布會上大屏幕上的一句打足懷舊感情牌的宣傳語。不過不知道非狂熱粉絲的普通用戶們,會單純為了品牌和懷舊情感付多少錢?
昨天下午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摩托羅拉的總裁 Rick Osterloh 宣布摩托羅拉手機正式回歸中國市場。這次,他們為國內用戶帶來了四款在美國等地已經銷售超過一個季度的產品:三款覆蓋了低中高端的智能手機 Moto G、Moto X、Moto X Pro(Nexus 6)以及一款智能耳機 Moto Hint,這款耳機可以接聽電話、發短信、播放音樂、收聽資訊甚至是和手機聯動拍攝照片。
除了產品本身,摩托羅拉還把 Moto X 的線上定制平臺 Moto Maker 搬來了中國。從 3 月開始,在 Moto Maker 平臺上自行定制喜歡的后蓋款式、邊框以及前面板的顏色。
國內開賣的 Moto X 系列也沿用了“最新的 Android 5.0 棒棒糖系統”這一賣點,只是 Google 的服務被替換調成了聯想的合作服務。比如 Google Now 的語音服務被替換成了靈犀語音助手,Chrome 瀏覽器被替換成聯想自帶的瀏覽器,Google Play 商店被替換成聯想的樂商店,輸入法用了科大訊飛的輸入法。
這些產品近期都將在國內銷售,其中 Moto X 預訂將會在 1 月 26 日開啟,Moto G 將會在 2 月 10 日開始預訂,天貓、京東、蘇寧、摩托羅拉線上商店等 6 個電商平臺都將會開放購買。
《好奇心日報》在現場體驗了幾款設備的真機,Moto X 皮質和木質后蓋手感很舒適。盡管有著 5.2 寸的屏幕,但機身尺寸和 4.7 寸的 iPhone 6 的手機大小一樣。軟件方面,Moto X 也有一些細小但體貼的小設計,比如能在你拿起手機的時候適時顯示未接來電,而不需要你按下電源鍵。
和這些產品一起進入中國的,還有他們的美元售價。Moto X 價格根據后蓋價格而不同,標準版 3299,綠松藍背蓋特別版(也稱 Vote 版) 2999 元,后蓋是竹子等天然材質的版本的 32G Moto X,價格為 3699 元。定位低端的產品 Moto G 價格 8GB 1299 元,16GB 版本 1699 元。這與美國地區 499 元的 Moto X 和 179 美元的 Moto G 定價基本持平。
不知道是否由于高端產品 Moto X Pro 在美國的價格過高(750 美元,約合 4690 人民幣),Rick Osterloh 在會后的媒體溝通會中表示價格還未定,需要過幾個月才會宣布。
考慮到中國地區的高稅收,聯想此次的定價看上去并不算過分。但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有多少理由選擇一款 3000 元以上的 Android 智能手機?相比之下,與 Moto X 配置相當的小米手機 4,價格低了 1000 多元。
摩托羅拉似乎并不擔心這個問題,他們相信歷史可以解決問題。
摩托羅拉發言人 William Moss 在接受《好奇心日報》郵件采訪時表示:“摩托羅拉在中國有很長的歷史。我們即將在中國推出智能手機的消息,人們對這個消息的反應也表明我們的品牌仍然可以在人們心中引起共鳴。”
在月球上通話的步話機 SCR300,賣遍中國街頭巷尾的 BP 傳呼機,第一臺移動電話“大哥大”,以及那單部翻蓋手機銷量突破一億臺的 RAZR……摩托羅拉曾是讓人艷羨的通訊行業龍頭老大。上世紀通訊行業的大小的歷史節點上,他們都留下了名字。
但美國咨詢公司 Futures Company 負責消費電子和數字科技的高級副總裁 Jeff Yang 用“毫不相干(irrelevant)”來形容摩托羅拉的輝煌歷史。
“摩托羅拉凈身入場,但進入的卻是競爭最為激烈,但又某種程度上創新能力很高的市場。”Yang 說,“人們在購買下一部手機的時候,是不會帶著懷舊情緒的。”
除了媒體、熱愛玩手機的玩家以及摩托羅拉的四種粉絲之外,有多少大眾消費者會記得一個衰落近 10 年的牌子并且因共鳴而購買其產品?
看一下百度指數中的變化你會發現,摩托羅拉受到的關注微乎其微,不但比不上近年崛起的華為和聯想,甚至遠不及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率不到 1% 的諾基亞。
聯想想要通過收購摩托羅拉,得一個具有價值和知名度的品牌。
但這和當年收購 IBM 旗下 PC 業務不同。在高速更新換代的智能手機市場,一個帝國從走向極勝到轉而衰落可以只隔 3 年時間,還不到你換一臺電腦的時間。在 2014 年迅速衰落的三星便是一個再好不過的例子。
而與三星 Galaxy 系列產品衰落的緣由相類似,摩托羅拉的產品也找不到理由讓用戶多掏 50% 以上的錢,去買一款用上去和小米、魅族等中國廠商手機用起來差別不夠顯著的產品。
更別提,摩托羅拉還遠沒有三星的影響力。在著名品牌價值排名機構 InterBrand 的百強排名中,2009 年就已經見不到摩托羅拉的聲影。相比之下,手機業務賣給微軟的諾基亞到去年還能占據第 98 名。
在美國也一樣,雖然摩托羅拉并未透露 Moto X 的具體銷量,但他們在去年年底還關閉了美國德州的一家 Moto X 工廠。這樣的成績發生在 Google 通過自己首頁推廣 Moto X 的背景下。
但摩托羅拉對聯想無疑是十分重要的。
聯想一直是一個倚重線下運營商渠道的手機生產商。在運營商處經常看的 0 元或者帶有中國聯通標識的手機,就是運營商定制機,這些手機都是運營商給手機制造終端一定的補貼生產而成的。
2014 年上半年,受政策和利潤的影響,國內三大運營商開始調整對于手機廠商的補貼。聯想副總裁劉軍就在發布會后的媒體溝通會上透露說,2014 年運營商的補貼從 60% 下降到不到 30%。受此影響,聯想在 2014 年的增長放平,但它的競爭對手,特別是小米卻沒有停下來。
智能手機硬件的差異已經非常有限,不然你也不會看到拍月球、賣鋼板的營銷。渠道優勢的喪失,智能手機的同質化,摩托羅拉的品牌和軟硬件設計可以幫助聯想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現在的問題是,這個“M”字 Logo 是不是能說服用戶多花半個小米 Note 的價錢?(好奇心日報)
注: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版權持有者對所轉載文章有異議,請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