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硅谷寵兒到陷入困境:印象筆記如何衰落
風水輪流轉,印象筆記正經歷一個大的發展困境。過去9個月印象筆記裁減了大約18%的員工,上周還宣布將關閉10個海外辦公室中的3個。
0
科客點評:印象筆記的案例也給了同類應用的創業者一定的參考。
2012年,印象筆記成為第一批“獨角獸”創業公司中的一員——估值超過10億美元。那一年其注冊用戶超過3000萬,融資總額達到2.7億美元,看起來幾乎肯定會在來年上市。
然而三年之后的今天,風水輪流轉,印象筆記正經歷一個大的發展困境。BI采訪該公司數位員工和前員工后發現,盡管今年其注冊用戶達到1.5億,在收入方面卻增長緩慢,同時還受到員工離職和成本削減的影響。
過去9個月印象筆記裁減了大約18%的員工,上周還宣布將關閉10個海外辦公室中的3個。另外,創始人兼CEO Phil Libin 今年7月宣布決定離職,由Google前高管Chris O'Neill接任。
(Phil Libin今年7月宣布離職)
“前面的路并不好走,”一位了解情況的人表示。“他們希望上市,為了這個目標,所有的事情都得為收入增長讓路。”
有關印象筆記的情況眾說紛紜,有人說它離倒閉不遠,也有人認為這只不過是每家公司都會經歷的一段轉折期而已。但從采訪對象口中了解的情況來看,多數人同意該公司沒能充分利用其火爆增長的用戶基數,從中獲得足夠的收入,而現在已經顯露出了衰落的跡象。
過于強調新產品
數位前員工表示不夠聚焦是影響印象筆記增長的一大因素。公司沒有把精力集中在筆記應用這款核心產品上,想辦法把用戶轉化成付費用戶,而是花了很多時間精力開發新產品,以及一些除了上頭條沒別的用處的功能。
例如,2014年早期,一位前TechCrunch作者發表了一篇抨擊印象筆記的產品滿是bug的文章,當時CEO非常重視,甚至聯系到了這位作者,表示將把重心完全放在提高產品質量上。
然而6個月之后,印象筆記又回到原來的路上,推出一系列有聲勢卻然并卵的產品。
“我們感覺自己擺錯了工作的優先級,”一位前員工表示。“當時的動機就是要不斷地在媒體上制造聲浪,但他們根本不知道怎么樣提高增長。”
該員工還表示,之前印象筆記沒有一個足夠好的市場研究和產品易用性測試團隊,直到今年才配備。
去年之前公司對產品的A/B測試都沒有非常認真地對待,另外一個信源表示。A/B測試是指在市場上同時測試一款產品的兩個不同版本,通常是互聯網公司的標準流程。
其結果是產品充滿各種Bug,引來用戶的不滿和差評。比如2012年印象筆記收購的一款產品PenUltimate,在2014年首次推出升級版時,收到大量的用戶抱怨,導致公司公開道歉并在一周內推出新升級。
另一個App Skitch在App Store上的評價只有3星。另外去年推出的聊天功能Work Chat在自家論壇上收到許多負面評價。
還有Evernote Food,一個專門用于分享食物照片和菜譜的App,上月直接被關閉了。同樣命運的還有Evernote Hello和Peek兩款實驗產品。
“每次都是向前看,討論能開發什么新產品,”另一位前員工表示。“沒有什么產品優先級,這樣的制度根本不存在。”
不過還有一位前員工則提出,這些看起來雜亂無章的新產品實則有自己的邏輯。比如那個聊天功能,被很多人批評是赤裸裸地抄襲Slack,其實是為了吸引更多用戶到印象筆記的“生態系統”里,最終提高付費用戶的數量。
另外,一些被關閉的產品也不是完全丟棄,其中的一些技術,比如Evernote Food中的結構數據技術就被用在了核心產品上。
收入增長不力
起初靠著免費模式,印象筆記實現了用戶的迅速增長。但問題是這些積累起來的免費用戶多數都沒能轉變成付費用戶,導致公司的業績受到拖累。
去年,TechCrunch判斷印象筆記的整體收入為3600萬美元,盡管仍在增長,但據說并未達到內部期望的數字。
最近印象筆記還加入了新的定價,主要還是想讓用戶有更多選擇,從而變成付費用戶。
但了解該公司的人表示這樣的舉措太遲了,印象筆記花了太多精力在新產品實驗上,而不是采取類似上述舉措來提高收入。
印象筆記的一位發言人曾表示該公司的付費用戶在“百萬級”,同時有20000家公司在用企業版,付費用戶數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不過他拒絕公布具體的收入。
收緊褲腰帶
從多個信源了解到,在收入增長導向下,印象筆記正不斷收緊褲腰帶,以控制成本。
裁員只是第一步,成本控制還影響到了員工福利。印象筆記曾經給員工提供每兩周的房間清潔服務,現在這項服務已經取消。一位前員工表示,之前多數員工都能輕易申請去海外工作3周,費用完全由公司報銷,現在申請也收緊了。每月的電動汽車充電津貼申請也被暫停。一些辦公室表示供應他們的食物從專業外賣變成了小攤小販的水平。
不過最大的成本削減應該是取消每年一次的Evernote Conference開發者大會,這項活動到去年已經在舊金山連續舉行了4年。
“如果一家公司把開發者大會取消了,通常意味著他們在錢方面有了壓力,”互聯網老兵兼風險投資人Jason Lemkin表示。“這并不說明公司要倒閉了,但卻是第一個信號。”
印象筆記正縮減自己的開發者平臺。在最近的一輪裁員中,負責開發者關系的主管Chris Traganos以及他團隊的多位成員離開了。
不過盡管最近有傳聞印象筆記要關閉API,該公司表示并沒有,另外據說其平臺整合在未來幾周會變得更強。
印象筆記還表示今年并無計劃在灣區舉行開發者大會,原因是其75%的用戶來自美國以外。而且他們最近在韓國舉行了1500人的大會,其它地方也有。
從多名內部人士得到的消息顯示,這些變化導致了一些員工離職。一位前員工表示Uber、Twitter、Dropbox這些公司都在挖人。另一位內部人士則透露說,該公司在Redwood City總部的其中一層看起來像“鬼屋”。
“有許多人離開了,這不一定是因為不滿。人們只是針對公司的變化做出自己的決定。”
必要的轉型
盡管有各種身陷困境的征兆,但印象筆記面對問題所采取的舉措卻是令人鼓舞的,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的合伙人Byron Deeter表示。他的公司投資了印象筆記的競爭對手。
“他們本來可以再撐一段時間。但如果你想建立一家偉大的公司,著眼長遠的話,就需要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退一步,這樣才能在未來有更大的進步。”Deeter說,“我覺得他們是在收縮,從而更好控制之后的方向。”
Lemkin也同意,他表示換CEO通常能給公司帶來新能量。“擁有一位新CEO通常讓公司復興有望,特別是當這位新領導能帶來好的團隊管理的時候,O'Neill有著不錯的品牌,”他說。
一位前雇員表示,印象筆記的團隊對新CEO的到來都很興奮,“我認為O'Neill在做一些聰明的決定,而且我覺得多數同事都認為他有個不錯的計劃,雖然這個計劃是痛苦的。”
印象筆記還沒有到水深火熱的地步,它仍然擁有巨大的用戶群,而且通過削減一些投資也不難改善現金流。
然而能不能繼續做一只10億美元的“獨角獸”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往日的榮光可能再也不會重現。
“并不是說它的商業模式有著根本性錯誤,只是沒有大家想像的那么好,”Deeter說。“數億美元的估值還是有的,但數十億的話估計不太可能了。”
一些VC期望印象筆記在未來12-18個月能有實質性的改變,不然甚至可能被賣掉。但真正的傷害或許不是業務本身,而是印象筆記從此不再是硅谷的“酷公司”,這將導致它招募人才或是開展合作都變得更難。
就像一位前員工說的,“印象筆記曾是一個人人向往的地方,是做著前衛產品的頂級公司。如今這些光環都在一點一點地褪去。”關注創投馬官方微信kekect,獲取更多精彩資訊。(雷鋒網,原標題《從硅谷寵兒到身陷困境:印象筆記衰落背后的故事》)
注: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版權持有者對所轉載文章有異議,請與我們聯系。
雅喜兒
████████████看 黃 魸 手 機 瀏 覽 噐 咑 幵:275236.c○m 郗蒛資羱!無需下載、直接欣賞,妳嬞鍀!████████████茁醉
該隱
印象筆記用戶很多~要是倒了怎么破
谷本夏
望能再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