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做什么都做不好
在冬至過后的第一個清晨,快的與滴滴,在中場休息后,又掀起第二輪對戰。
0
科客點評:玩QQ,馬化騰可以;但是玩其他,騰訊做什么都死。
騰訊和阿里剛吃過湯圓,快的與滴滴馬不停蹄開始點燃戰火了。在5月份結束的大戰中,雙方燒掉近20億才作罷。中場休息之后,在冬至過后的第一個清晨,又掀起第二輪對戰。
互掐意味濃
在百度與UBER攜手共創未來之后,BAT三名隊員已各就各位,布局打車軟件市場,而這只不過是移動支付的一角。度度的流量優勢能否為它帶來競爭力且不說,光是快的與滴滴的互掐,已經可以燒掉又一輪投資人的錢了。
在市場初期,燒錢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嘀嘀打車一共獲得四輪融資共8億1800萬美元投資:2012年A輪,300萬美金,金沙江創投;2013年5月B輪,1500萬美元,騰訊; 2013年12月份C輪,1億美元,中信基金領投6000萬美元、騰訊跟投3000萬美元;2014年12月D輪,7億美元??斓拇蜍嚹壳肮_的融資情況是:2013年4月A輪,800萬美元,阿里巴巴投資;2013年11月B輪,阿里投資近億美元,“一嗨“跟投,2014年,C輪融資完畢,金額未知。
從雙方的融資情況來看,嘀嘀打車的融資次數和金額顯然要多于快的打車,但雙方在市場占有率上差不多;在市場占有率上,滴滴孤軍作戰,快的打車收購大黃蜂,在市場占有率上又得到進一步增長。
在第二輪博弈中,雙方擺明了就是互掐。滴滴打車率先推出的“打不到車補貼8元,不服來戰!”很快,支付寶就推送“8元能干嘛?快的送10塊”,滿滿的有錢任性意味。
互聯網金融的博弈
打車市場巨大的商業利益本身已足夠吸引人,而對于出資的騰訊和阿里巴巴來說,打車市場背后是移動支付的博弈。用戶喜歡用微信支付,還是支付寶,這都關系到雙方的互聯網金融市場布局。
雙方在這個市場的籌碼如何呢?
騰訊&滴滴:騰訊做產品出身,擁有巨大的用戶量。微信的優勢有兩個,一個是它的用戶群體基數大,QQ、微信占領了社交領域,只要一個新產品推廣,你會看到,QQ彈窗、微信通知,躲也躲不開;另外一個優勢是不錯的產品體驗,騰訊的“產品經理文化“不是瞎掰的,體驗過快的與滴滴的用戶能夠感受到,滴滴在用戶體驗上更勝一籌。
阿里&快的:阿里是帝國是由女人建立起來的,購物、金融。支付方便,可以和日常購物通用,無需再另外開通其他支付功能。在移動支付領域,阿里先行一步,占據了移動支付市場,并且通過余額寶、快捷支付,死死綁住了用戶,打下了移動支付的半壁江山。騰訊用戶量大,但是支付寶的用戶更集中,更精準;同時,阿里更尊崇“開放、接納”文化,善于去開發新用戶,更接地氣。
封閉的騰訊,死在優勢上
互聯網競爭,最不缺的就是錢,現在的投資人滿世界都是。所以,拼資金并不足以致勝。小編覺得,第一輪PK的是燒錢,第二輪PK的就是市場占有率以及用戶忠誠度。
騰訊這幾年,做什么都死,除了在它擅長的社交以及游戲領域。每一次都是“圈地”原則,把用戶圍起來啪啦啪啦地營銷,用戶數量就擺在那里。“只要我一輪又一輪地轟炸,他們總會屈服的?!狈忾]的騰訊,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而阿里,深深知道自己的弱點、對手的優點。拼QQ用戶,我們不行,那么我們就拉線下的。支付寶的面對面支付、基金收益、線下支付多面鋪線,收購同行軟件,吸取市場份額。打車軟件只是一個工具,最終我們玩的是移動支付。
時代不一樣,所有都是開放的,這個世界并不只有QQ用戶。用戶數量大是騰訊的好牌,但是馬化騰把它打爛了。打車市場是新興市場,移動支付最終是要落地的。未來的互聯網是根植于生活的,并且為生活服務??上?,騰訊看不到這一點。玩QQ,馬化騰可以;但是玩其他,騰訊做什么都死。
注:科客網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與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